首页 生活知识正文

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游离的核糖体)

hezhisheng026 生活知识 2022-11-23 09:15:02 153 0

游离的核糖体(游离核糖体与附着核糖体)

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翻译加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信号肽引导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即分泌途径,另一条是游离核糖体途径。前者包括分泌蛋白、膜蛋白和溶酶体蛋白,后者主要是胞浆蛋白、核蛋白和一些细胞器蛋白。

分泌途径的翻译主要在内质网完成,而另一条途径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翻译,然后被特异定位标签引导进入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等处,没有标签的就留在胞浆。

一般认为,游离核糖体(cytosolic ribosome)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并无不同,只是新生肽链中没有信号肽,不能被SRP引导到内质网,所以只能在胞浆中翻译。

典型的线粒体蛋白定位标签称为线粒体靶向序列(mitochondria targeting sequence,MTS),一般位于肽链N端,定位完成后会被切除,所以也称为前序列(presequence)。

蛋白质翻译和加工转运的游离核糖体途径(一)

游离核糖体翻译产物进入线粒体。Genes Dev. 2018 Oct 1; 32(19-20): 1285–1296.

MTS的长度一般为20-40个氨基酸,整体带正电荷,能形成两亲螺旋。其裂解位点的-2,-3或-10位通常存在精氨酸,周围有特定的侧翼序列。

胞浆中也有多种分子伴侣,它们与新生肽链结合,使其维持在非折叠状态,容易进入线粒体。线粒体是双层膜,即外膜(OM或OMM)和内膜(IM或IMM)。蛋白质通过外膜需要外膜转位酶(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TOM)复合物,通过内膜需要内膜转位酶(translocases of inner membrane,TIM)。

人类线粒体中约有1500种核编码蛋白,占其蛋白质组的98%以上。这些蛋白在线粒体中的具体定位分为四个区域:外膜、内膜、膜间隙(IMS)和基质。四类蛋白各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加工程序。

蛋白质翻译和加工转运的游离核糖体途径(一)

核编码蛋白进入线粒体的途径。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Cell Res. 2017 Jan;1864(1):125-137.

典型的外膜蛋白具有β-桶形拓扑结构,通过TOB / SAM复合体插入外膜。也有个别外膜蛋白不通过TOM和TOB / SAM复合物定位,如某些α-螺旋外膜蛋白是通过线粒体导入(MIM)复合体直接插入外膜的。

内膜蛋白一般通过TIM定位,如疏水性的线粒体载体SLC25通过TIM22定位,另一些蛋白通过TIM23-SORT复合物定位。还有一些蛋白先被TIM23-PAM复合物转位到基质,然后通过OXA(oxidase assembly)移位酶重定向到内膜。

线粒体蛋白的定位分类。Am J Hum Genet. 2019 May 2; 104(5): 784–801.

TIM23-PAM复合物还可将具有可裂解MTS的前体蛋白引导至线粒体基质,由线粒体加工蛋白酶和肽酶切除并降解MTS。

膜间隙蛋白通常是小的可溶性蛋白,其前体具有多个半胱氨酸残基。前体蛋白在通过TOM转运后进入膜间隙,并通过线粒体膜间隙装配体(MIA)复合体进行分选。MIA复合体中含有一些氧化还原酶,可以催化二硫键形成,帮助蛋白质折叠。

线粒体蛋白的加工步骤。Am J Hum Genet. 2019 May 2; 104(5): 784–801.

某些线粒体蛋白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在其它细胞区室,属于蛋白质的双重定位(dual localization)。例如,PDC在线粒体基质中催化丙酮酸脱羧,但可以通过线粒体来源的囊泡(MDV)途径被运送至细胞核,参与组蛋白乙酰化。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泛醌生物合成的COQ7,会在线粒体氧化应激时被转移到细胞核中,下调参与UPRmt(线粒体的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基因表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16i.cc/post/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