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正文

道家经典书籍百度网盘(道家经典书籍)

hezhisheng026 热点资讯 2023-02-22 15:05:02 253 0

关于道家经典书籍百度网盘,道家经典书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2022-10-06 小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道家创始人老子生卒年不详。

2、自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隐没后,其继承弟子有庚桑楚、关尹、列御寇、杨朱等人,而代表人物为庄子。

3、道家名著有《老子》、《庄子》、《列子》、《皇极经世》、《文 子》、《田子》、《黄帝四经》、《老莱子》等书。

4、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

5、《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6、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

7、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

8、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

9、收藏室不但收藏了周朝和武王前周人的书籍、史官记载、珍宝物品,还有一百多大小诸侯国的历史文字、上古遗书、各国的供奉,记载了各氏族渊源,夏商遗民遗物。

10、我们都知道大禹所制的九鼎,也在这里。

11、老子在这里,接触到了大量的当时和上古的遗书,为他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12、华夏文明肇始于伏羲,兴盛于黄帝,那时的文化是一种巫史的文化,产生了易的思想,由此衍生出的,还有阴阳术、神仙术等。

13、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对混沌的古文化凿开了七窍,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突破。

14、老子参考了大量古籍,如含有“道”思想的《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特别是受到了《易》的思想的启发后,才写出了《道德经》,阐述了道的思想。

15、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和《太平经》的出现,和五斗米道、太平道教团的产生,是道教形成的标志。

16、《周易参同契》是关於炼丹术的最早理论,被后人称为「丹经王」,它是对以前还丹金液烧炼技术的总结。

17、「参同契」是指将易学、黄老、炉火三者综合为一:太易性情,各如其度;炉火之事,真有所据;黄老用究,较而可御;三道由一,俱出经路。

18、该书是汉代黄老学派炼丹家魏伯阳所著,记述炼丹器具的制备,与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炉火的调节,及药物的反应过程,或炼成后服食的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等。

19、书中特别对丹药的反应原理、火候的掌握方法,记述很详细,一直为后人奉为准则。

20、《周易参同契》又是汉代学家说明炼丹过程的记述,和易学与炼金术结合的产物,它还把汉代易学中的「卦气说」发展为「月体纳甲说」,因此它的理论在易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21、若用易学的角度看《周易参同契》,是用阴阳变易说来解释丹药形成的原理,又用「月体纳甲说」来解释炉火掌握的原则。

22、譬如《周易参同契》开端并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转谷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蛮,准绳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

23、」乾坤坎离和后面说的「六十」指的是六十四卦,用六十四卦来解释炼丹的全部过程,则六十四卦中,取用乾坤坎离为四个基本卦,是丹药形成依据(乾坤为炉鼎,上釜为乾,下釜为坤,并取天上地下之象。

24、坎离指药物,坎即是铅,离即是汞;或坎为水,离为火;火指药物蒸馏,水指药物熔化为液体。

25、乾卦、离卦为阳,坤卦、坎卦为阴;鼎上为阳,鼎下为阴;汞为阳,铅为阴;火为阳,水为阴。

26、)鼎炉及药物等,都是依阴阳变易的法则进行作炼,尤其「牝牡四卦,以为橐龠,或覆冒阴阳之道」之说,指明炼丹过程也要依据自然界阴阳势力的消长来掌握火候。

27、「经纬奉日使」说明把剩下的六十卦分配在三十天内,每天有两卦;「刚柔有表里」说明阴阳属性之相成相克。

28、《周易参同契》特别强调坎离两卦之作用,同时也明确地说明「易为坎离」,以坎离讲阴阳变易,如此说,也无违背易学的阴阳变易原则和炼烧的原则。

29、炼丹的过程,药物和水、火二气的变化,铅为阴,其遇火而熔为白液;汞为阳,其遇火而升华;水为阴,火为阳,混而为一,炼为丹药,此即是「易谓坎离」。

30、《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说」,是说明炼丹火候要随每月月亮的盈虚而调节。

31、但火候有两种,文火和武火。

32、减炭为文火,加炭为武火;在一个月里,前半月用文火,后半月用武火;在一年内,冬至后用文火,夏至后用武火。

33、它是要求炼丹术依据自然界阴阳势力的消长掌握火候。

34、《参同契》的「纳甲说」有三种,说明炼丹运火程序,因此称为「月体纳甲说」。

35、第一种是六十卦纳甲说,将一个月分六十个昼夜,配以六个卦,每日早晚的用火。

36、第二种是八卦纳甲说,以月亮的盈亏说明一月之中的用火,以坎离两卦代表日月,以其余六卦代表月亮的盈亏过程,八卦又各配以天干地支。

37、第三种是十二消息卦说,十二消息卦是用十二个卦(复、临、泰、大杜、夬、乾、姤、遁、否、观、剥、坤)表示阴阳二气的消长。

38、《参同契》用这十二个卦与天干十二律相匹配,说明一个月或一年的用火程序;又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铅汞加温起反应,转化为金丹的过程。

39、阴阳五行说为汉代思想的主干,所以在《参同契》可以看到道教产生的背景,同时看到道教阴阳五行说和儒学的成分。

40、《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太平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曾有齐人甘忠可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41、《太平经》产生於东汉安帝、顺帝时,出自于吉等人,后於桓帝时由襄楷进献给朝廷;原经本有一百七十卷,但今现存於《道藏》中只有五十七卷。

42、《太平经》的宗旨,为兴国广嗣之术,是讲「气」以养长生,则为生命存在和长生方法。

43、《太平经钞‧癸部》说:「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

44、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

45、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为治。

46、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

47、」说明「精气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48、《太平经钞‧壬部》说:「人有一身,与精神相合配也。

49、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

50、相合则为一,可以长存也。

51、」历史上的「精气神」,在《太平经》已经有新的发展,则「精气神」的性质,与人的行为和人的身体有密切关系。

52、但「精神」有善恶、吉凶,人身的精神亦然;因为精神的性质决定人行为的善恶,故有关性与命的关系甚大。

53、又人行为的性质也可以使相应性质的精神进入身体,并精神可以出入人身,更赋予精神以人格神的特徵,在人格神的精神中表现。

54、其实人之身体中有所谓「人身之神」、「司过神」和「五脏之神」。

55、司过神曰「监察神」,为监察人行为过失的神;这种神在《太平经》叫做「六司命神」,证明人五脏之神,也有司过之功能(所谓「你知我知」之意)。

56、五脏之神「心、肝、脾、肺、肾」,在《太平经》相应为一种形神求长生的论述,所谓「精神出游,神随人意,诸神司过」,以此论述为根据;又括「守神」、「致神」、「还神」三种。

57、守神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存守身中已有的精神,使不失去或游离身外。

58、二、守神可以防止凶神恶气在身中作乱。

59、「致神」是防止招致身外之精神来侵入居住人之身中。

60、「还神」的对象是本在身中却一时游离身外的精神,通过还神的办法,使它们返回人体与身形相合,以达到消除疾病和长生久视的目的。

61、这种方法是重在「思」,在思神时,要把这些神像挂在静室中实行凝思,并要佩神符,及吞服丹书。

62、《太平经》中的「承负」,也是道教史上重要的观念,它给人们行为的后果作了解释;因为一个人行善反得恶果,行恶反得善果。

63、这个问题,《太平经》认为是「承负」所引起的作用。

64、「承负」说明人今生的遭遇是受前辈人行为的影响,今生的行为也会带给后辈人福祉;承者为前,负者为后。

65、《解师策书诀》说:「承负是告诫人们要为后世人行善,免受承负之厄;本人能行善得道,也能免去承负之厄。

66、」庄子道家经典著作。

67、为周·庄周撰。

68、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阐述哲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论述。

69、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对后世影响较大。

70、列子道家经典著作。

71、为周·列御寇撰。

72、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

73、以“至虚”、“终天”的思想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相同。

74、书中很多阐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世气功重视。

75、阴符经道教经典著作。

76、传为黄帝撰。

77、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

78、该书自唐代李筌公开传播以来,就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

79、书中某些论述对气功养生有指导意义。

80、黄庭经道教气功经典著作。

81、书分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

82、《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年间,《中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间,是在“内”、“外”两经的基础上综合加工而成。

83、《黄庭经》提出的“三黄庭”、“三丹田”之说,渊源于《太平经》的“三元合一”论。

84、黄庭即上丹田,于身指脑,为百神之主宰;中黄庭即中丹田,于身指心,为脏腑之根本;下黄庭即下丹田,于身指脐下关元穴,为阴阳之门户、精气之命脉。

85、只要如法存想黄庭,养炼丹田,就能固精全气,长生久世。

86、具体做法三经各有不同。

87、抱朴子内篇道教道教经典著作。

88、二十卷。

89、东晋·葛洪撰。

90、次书包括道教理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内容,为道教道教集成之作。

91、书中阐述了长生不老学说,提供了先秦以来各类内炼养生方法。

92、其中有关气功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对俗》、《至理》、《释滞》、《杂应》、《地真》等篇章中。

93、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故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价值。

94、清静经道教经典著作。

95、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96、一卷。

97、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98、此经本着老子“清静无为”的宗旨,认为人能清静,即可得道,住世长年。

99、而获得清静之法,唯有观空。

100、了心经道教经典著作。

101、全称《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102、一卷。

103、唐代著作。

104、不著撰人。

105、书中认为“心为神主,动静从心”,只有从澄心定神入手,修炼才能成功。

106、天机经道教经典著作。

107、又名《阴符天机经》。

108、一卷。

109、唐代著作,不著撰人。

110、 此经为阐发《阴符经》而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16i.cc/post/2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