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综合正文

鸿雁歌词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鸿雁表达了什么情感)

hezhisheng026 技术综合 2023-02-13 08:25:01 149 0


一首歌可以表达一个民族的情怀,一首歌也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一首歌当然也可以让很多很多的人传唱不息,成为这些人植根于心的一种文化。当那首诞生于今巴彦淖尔乌拉特草原的蒙古族民歌《鸿雁》唱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对此更加深信不疑——鸿雁作为一种情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


众所周知,雁鸿栖息的地方必须有水,而《鸿雁》早期歌词中描写的“湖”便是今天五原境内的海子堰,二百多年前,那里是一片汪洋,水鸟的天堂。


据传,公元1790年,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一世活佛云游到今呼勒斯太境内,眼前出现了一片大湖,当地人称之为“呼勒斯太湖”,即“有芦苇的湖”(蒙语“呼勒斯”为“芦苇”之意,“太”是“有”的意思)。那天,湖边一户牧民正在接待远方的弟弟,活佛也被请到了蒙古包里作客,他们一边吃手抓,一边喝酸奶聊家常。吃喝完毕,主人的弟弟因为路途遥远要起身告辞,主人再三挽留弟弟多住些日子,哪怕是一个晚上。主人的真诚深深感动了活佛,他走出帐篷,看见湖面流动的白天鹅,以及绵绵的青山与碧绿的牧草,随即吟出了这样的一首歌词:


美丽的白天鹅,


畅游在湖面上;


辽阔的大草原,


多么宁静安详。


尊贵的客人啊,


请你留下来吧,


品尝草原上的,


美酒和佳酿……



这就是最早作为敬酒曲的《鸿雁》,很快便开始在草原上流传。然而,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草原上传唱的歌曲,在流传的过程中大多会发生很多的改变。


巴彦淖尔境的二狼山, 有一个叫呼勒斯太的地方,那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呼勒斯太的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与捕猎为生,有一户叫苏和的牧民家里有一个女儿,女儿的名字叫鸿嘎鲁(鸿雁)。鸿嘎鲁与同村的男青年布仁相爱,互订终身。可是不久,由于外虏入侵,仁布应征去了南方,牺牲在了战场上。鸿雁姑娘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决定追随爱人的足迹,告别父母,踏上了保卫家园的征途。然而,草青了又黄,雁走了又回,鸿雁姑娘再也没有回来过。后来,南方战场上的人来告诉鸿雁姑娘的家人,鸿雁姑娘和仁布一样,都牺牲在了战场上,鸿雁姑娘弥留之际,托来人告诉她的家人:“叫他们不要悲伤,等到春天来的时候,我会和布仁化作鸿嘎鲁飞回故乡,那里可是我美丽的家园啊!”


就这样,鸿雁姑娘的故事流传在了草原上,与最早敬酒歌《鸿雁》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慢慢地演变成了一首新的歌,一支悠扬动听的歌,一支深受牧民喜爱并且广为流传的歌。(参见刘秉忠《河套的故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蒙语的“鸿”是白色的意思,“鸿嘎鲁”是“白天鹅”之意,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雁鸿,“鸿嘎鲁”之所以能够成为“雁鸿”是因为翻译的原因,直接导致了《鸿雁》由敬酒曲向相思歌的转变。


这就是我们今天传唱的《鸿雁》的最初形态或者说历史背景。


需要说明的是,生活在今巴彦淖尔境乌拉特草原上的乌拉特部落本身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公元1684年,乌拉特部落受朝廷指令迁徙到现在的乌拉特地区(今包头东,阴山西段的山南、山北的草原,即乌拉特三公旗)镇守疆域,从而乌拉特民间文化艺术也随之流传到西部,成为内蒙古西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乌拉特部族人民将自己的民歌发扬广大,其内容多以赞美草原人物与风情为主,或粗犷悠扬,或深情舒缓,成为当地蒙古族人传唱的主要歌曲。


作为乡思歌的《鸿雁》就这样在这个地方诞生了,但它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唱的版本。


祁达楞太,蒙古族作曲家,1936年出生在呼勒斯太,解放后,在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工作。每次回到家乡的青山牧草间,都要听当地蒙族老人的歌唱,他将流传于民间的《鸿雁》记录了下来,经过加工与创新了《鸿雁》的版本。


后来,由于《鸿雁》歌曲受到了众多圈内人士的肯定与听众的喜爱,市场上流传着许多歌手翻唱的不同版本。但作为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主题曲《鸿雁》,是由著名音乐人吕燕卫先生填词并制作 。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不难产生共鸣,他的歌声里有你的乡愁,有你的成长。


于是,家乡在他的歌声里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同时,这成了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想一想曾经的过往,用力的遥望未来,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


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鸿雁》属于游牧民族的经典创作,虽说,今天《鸿雁》的版本还有些许争议,但谁也没有否定它的故乡就在巴彦淖尔乌拉特草原,它的流传让世界听见中国民族的音乐之美 。但作为《东归英雄传》主题曲《鸿雁》,更是蒙古族人的乡思之情与爱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盛大放送。


卫拉特蒙古四部中,有一部名为土尔扈特。17世纪初,日渐强大的准噶尔部意欲吞并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部因此离开故土,开始了漫漫西迁路,最后来到伏尔加河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当时,俄国政府还不能有效地控制伏尔加草原,但后来随着国力逐渐增强,开始逼迫土尔扈特人臣服,并强迫土尔扈特人缴纳大量的租税。土尔扈特人不断反抗沙俄政府,并于沙俄军队展开战争,甚至派出骑兵攻打伏尔加河沿岸的俄罗斯城市。然而,土尔扈特人毕竟处于沙俄的统治范围之内,首领很快感到了来自沙俄的威胁,于是,思念故土的心思也日愈加重。




1712年,土尔扈特使者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北京见到了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被称土尔扈特人的赤子之心深深感动,非常隆重地接见了土尔扈特使者,并派出大臣到伏尔加草原看望土尔扈特部。从此,土尔扈特部与祖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起来,不时派人到北京进贡,并派商人从呼和浩特换回茶叶、布匹和蒙古族所需的传统商品。乾隆皇帝继位后,土尔扈特已在伏尔加河两岸发展到了几十万户,但他们回归祖国的信念反而与日俱增,越来越强烈了。


1770年,土尔扈特部首领率领伏尔加河南岸17万部众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艰辛历程。在乌拉尔河畔,殿后部队与哥萨克骑兵展开血战,牺牲大半。1771年8月,土尔扈特部众终于度过伊犁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艰苦的跋涉与残酷的战斗使17万人仅剩下了7万。清政府获悉消息,立即派兵接迎,随后给他们发放了衣食,并拨给了牧场和耕地。


1771年9月,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召见了率部东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并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


随后,今新疆库尔勒市附近的铁门关划入渥巴锡的管辖区域。如今,铁门关内的一处崖壁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当年写下的碑文。土尔扈特人万里归国,在我国多民族统一历史上写下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当年,土尔扈~特人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一步步艰难地靠近祖国的怀抱,洒落在他们的身后正是那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故事,这故事中包含着叫人感动涕泠的温情与与悲壮不已的亲情,让《鸿雁》来诠释这样的一个故事是再也适合不过的了。


这就是文化,它只不会待在某一个地方,服务于某一群人。



卫拉特人最早居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13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营畜牧。15世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汗(1407~1454年)曾短期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人统治的政权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元朝灭亡(公元1368年)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它对东方历史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卫拉特”是蒙语“Oilrad”的汉语音译,蒙元时期汉语译为“斡亦剌惕”、“斡亦喇”等,明代汉译为“瓦剌”,清代汉译为“卫拉特”、“厄鲁特”等。由于在清朝初年时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西部,故又称为“西蒙古”。


来自巴彦淖尔的鸿雁,在卫拉特人心中的飞翔,那是他们回归祖国的盛大合唱。


2007年,呼勒斯太苏木(来源自蒙古语,蒙古文:cym,古代蒙古军事建制,是一种高于村级的行政区划单位。现时全世界有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以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设有苏木)开始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命名为“鸿嘎噜大会”,此外,当地政府还帮助牧民成立了有13位歌手的“鸿嘎噜乌拉特民歌坐唱团”,并于2009年参加河套文化艺术节,参加了极大的影响。


蒙古族民歌大多靠口头传承,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草原上,稍有不慎就会丢失,但《鸿雁》却是个例外。


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空旷悠远,直抵内心。这就是鸿雁在中国大地上的完美演绎。那一夜,在巴彦淖尔我醉了,醉在《鸿雁》的歌声里。



本文选自路生《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16i.cc/post/19965.html